如何计算坐标增量

如何计算坐标增量

如果已知一条导线的方位角A和导线长度L,那么

如何计算坐标增量

北坐标轴的增量值x=L*cosA

东坐标轴的增量值y=L*sinA

两点平面直角坐标值之差值,即横纵坐标的增加值,称为坐标增量。所以两点坐标值之差,即为坐标增量。

在测量中,我们通常采用两点法来计算坐标增量。

两点法是测量物体空间坐标的一种常用方法,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点的坐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坐标增量。

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 1.测量第一个点的坐标,记录下来。

 2.移动测量仪到第二个点,测量其坐标并记录下来。

 3.根据两个点的坐标计算出其坐标差,即坐标增量。

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:增量=第二个点坐标-第一个点坐标通过这种方法,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,并计算出其坐标增量。

圆曲线坐标计算的重点

曲线坐标计算公式

第一条缓和曲线部分:X=L- L 5/(40×R2×L 02)

Y=L3/(6×R×L 0)

这是以ZH点为坐标原点测设到YH点的计算公式

圆曲线部分X=R×sina+m

Y=R×(1-cosa)+p

a=( L i- L)×1800/(R×π)+β0

m = L 0/2- L 03/(240×R3)

P= L 02/(24×R)

δ0= L 0×1800/(6×R×π)

β0= L 0×1800/(2×R×π)

T=(R+P)×tg(a/2)+m

L= R×(a-2β0)×π/1800+2L 0

切线角的计算β= L2×1800/(2×R×L0 ×π)

上式中:m表示切垂距。P表示圆曲线移动量。β0表示缓和曲线的切线角。δ0为缓和曲线的总偏角。T表示切线长。L表示曲线长。β表示缓和曲线上的切线角。a表示圆曲线的切线角。

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:X= L - L 5/(40×R2×L 02)

Y=L3/(6×R×L 0)

第二条缓和曲线部分是以HZ点为坐标原点计算到YH点的计算公式。

坐标转化:X=XHZ-X cosa-Y sina

Y= YHZ- X sina+ Y cosa

XHZ=T×(1+ cosa)

YHZ= T×sina

Li 为曲线点i的曲线长, T为切线长, a为转向角

大地坐标系的转化1:

X=XZH+Xicosa-Yisina

Y= YZH+ Xisina+Yicosa

上式中a为第一条曲线的坐标方位角, Xi, Yi为第二条曲线以ZH点为坐标原点到HZ点的单独坐标系的坐标。当曲线为左转曲线时Yi=-Yi代入。XZH、YZH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值。

大地坐标系的转化2:

X=XHZ-Xicosa+Yisina

Y= YHZ- Xisina- Yicosa

上式中a为第二条曲线的坐标方位角, Xi, Yi为第二条曲线以HZ点为坐标原点到YH点的单独坐标系的坐标。当曲线为右转曲线时Yi=-Yi代入。XHZ、YHZ为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值。

在于确定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,这需要依据圆曲线的半径、圆心坐标以及起点坐标等信息进行计算。以下是计算圆曲线坐标的一些重点:

确定圆曲线的半径:圆曲线的半径决定了曲线的形状,需要通过给定的信息来计算。

计算切线方位角:切线方位角是指曲线上某一点与圆心连线与切线的夹角,需要通过圆心坐标、起点坐标以及半径来计算。

计算切线长度:切线长度决定了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,需要通过切线方位角和半径来计算。

计算坐标增量:坐标增量是指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起点坐标的差值,需要通过切线长度和切线方位角来计算。

根据起点坐标和坐标增量计算终点坐标:通过将起点坐标与坐标增量相加,可以得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得到略微不同的结果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