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低保,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,是我国为了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,农村低保申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?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农村低保的申请条件及相关事宜。
农村低保申请的基本条件
1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,家庭人均收入是指扣除必要的生活费用后,家庭成员的平均收入,各地农村低保标准有所不同,具体标准可咨询当地民政部门。
2、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政府规定,家庭财产包括房产、车辆、存款、投资等,各地对家庭财产的规定也不尽相同。
3、家庭成员具有当地农村户口,申请人及家庭成员需持有当地农村户口,外地迁入的居民需在迁入地居住满一定年限。
以下是对几个具体条件的详细解读:
1、家庭人均收入条件
农村低保申请的家庭人均收入条件是核心条件,这里所指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性收入、经营性收入、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,需要注意的是,以下几种收入不计入家庭人均收入:
(1)优抚对象领取的各类抚恤金、补助金;
(2)义务兵家庭优待金;
(3)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;
(4)政府给予的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临时性救助。
2、家庭财产条件
家庭财产条件是农村低保申请的重要参考,以下几种财产不计入家庭财产:
(1)家庭成员的人身保险;
(2)因房屋、土地被征收获得的补偿款;
(3)政府及社会给予的临时性救助款物。
农村低保申请的特殊情况
以下几类人群,即使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,也可申请农村低保:
1、残疾人,持有第二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》的农村残疾人,可申请农村低保。
2、重病患者,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,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,可申请农村低保。
3、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,失去父母或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,可申请农村低保。
4、老年人,年满60周岁,无子女或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的农村老年人,可申请农村低保。
农村低保申请所需材料
申请农村低保时,需提交以下材料:
1、家庭成员身份证明,包括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婚姻状况证明等。
2、家庭经济状况证明,包括工资单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、房产证、车辆行驶证等。
3、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证明,包括残疾人证、重大疾病诊断证明等。
4、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,如赡养、抚养、扶养协议等。
农村低保申请流程
1、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提出申请。
2、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,并进行入户调查。
3、初审合格后,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民政部门。
4、县级民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,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公示。
5、公示无异议后,县级民政部门向申请人发放农村低保金。
农村低保申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,符合条件的人群可按照规定流程提交申请,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,有助于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,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