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,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,手机支付最早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呢?
手机支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芬兰,当时,一家名为Radiolinja的芬兰移动运营商推出了一种名为“移动钱包”的服务,允许用户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支付,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手机支付服务,真正让手机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的,却是我国。
在我国,手机支付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1、第一阶段:短信支付
2001年,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作,推出了基于短信的手机支付业务,用户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指令,实现话费充值、转账汇款等功能,这种支付方式虽然便捷,但安全性较低,且操作步骤相对繁琐。
2、第二阶段:扫码支付
2011年,支付宝推出了二维码支付功能,标志着我国手机支付进入扫码支付时代,随后,微信支付、京东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纷纷加入战局,扫码支付凭借便捷、安全的优势,迅速在市场上普及。
3、第三阶段:NFC支付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NFC(近场通信)技术逐渐应用于手机支付领域,2013年,我国银联与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,推出了基于NFC的手机支付业务,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,即可完成支付。
以下为手机支付在全球各国的发展情况:
1、我国
我国是全球手机支付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,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》,2018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190.9万亿元,其中手机支付占比达到61.9%,我国手机支付用户已超过8亿,普及率超过80%。
2、日本
日本是全球手机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,早在2004年,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就推出了基于Felica技术的手机支付服务,截至2019年,日本手机支付用户已超过6000万,普及率超过70%。
3、韩国
韩国是全球手机支付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,2015年,韩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,大力推广手机支付,韩国手机支付用户已超过3000万,普及率超过60%。
4、美国
美国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发展相对较慢,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信用卡普及程度较高,消费者对手机支付的需求不强烈,近年来,随着苹果支付、谷歌支付等NFC支付方式的推广,美国手机支付市场逐渐升温。
5、欧洲
欧洲各国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发展水平不一,瑞典、挪威等北欧国家手机支付普及率较高,其他国家则相对较低,这主要与欧洲各国金融体系、消费者习惯等因素有关。
以下是手机支付的优势和挑战:
1、优势
(1)便捷性:手机支付让用户摆脱了现金、银行卡等实体支付工具的束缚,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。
(2)安全性:手机支付采用加密技术,确保用户资金安全。
(3)促进金融普及:手机支付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,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。
2、挑战
(1)市场竞争:手机支付市场竞争激烈,企业需要不断创新、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用户。
(2)监管政策:手机支付涉及金融、信息安全等问题,需要政府加强监管。
(3)用户习惯:改变用户传统的支付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,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,我国作为手机支付的先行者,不仅在技术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优势,还为全球手机支付发展提供了借鉴,随着5G、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,手机支付将渗透到更多领域,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。